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学院概况

顾生浩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20:47 点击量:[]


顾生浩,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计划。

邮箱:gush@nercita.org.cn

办公地点:北京农科大厦A902

一、学术任职及兼职

2024年-Plant Phenomics青年编委

2024年-Agriculture Communications学术编辑

二、主要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一)招生专业及方向: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二)研究方向:

智慧农业

三、工作经历及教育背景

(一)工作经历

2024年12月-至今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2020年9月—2024年11月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18年7月—2020年8月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后

(二)教育背景

2014年9月—2018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 博士

2016年1月—2017年12月,瓦赫宁根大学作物系统分析中心 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

2012年9月—2014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学 硕士

2008年9月—2012年6月,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四、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花后叶片氮组分对密植玉米冠层3D波动光的响应及光合氮高效分配策略计算模拟研究(32471997),面上项目,2025.01-2028.12,经费:63.35万元;

2.主持(在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东北春玉米示范区(内蒙)技术验证、集成示范与综合评价,2022.07-2027.06,经费:45万元;

3.主持(在研)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融合3D株型与结构功能计算的密植玉米高光效株型AI辅助设计方法(20250484758),2025.06- 2028.06,经费:40万元;

4.主持(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分辨率三维表型与冠层光合模型融合计算的玉米高光效理想株型研究(32001420),青年项目,2021.01-2023.12,经费:30万元。

五、近年获奖成果和荣誉称号

1.202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

2.2025年入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

3.2022年入选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六、代表性著作及论文

1.Chang W, Gu S, Wang B, et al. Estimat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maize: a UAV-based approach integrating multisensory data with SEBAL evapotranspiration modeling[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25, 237: 110695.(共同一作)

2.Gu S, Sun S, Wang X, et al. Optimizing radiation capture in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A 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ling approach to chemical vs. manual topping strategies[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24, 317: 109553.

3.Zhang Y, Gu S, Du J, et al. Plant microphenotype: from innovative imaging to computational analysis[J].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24, 22(4): 802-818.(共同一作)

4.顾生浩, 温维亮, 卢宪菊, 等. 作物智慧栽培学——信息-农艺-农机深度融合的新农科[J]. 农学学报, 2023, 13(2): 67-76.

5.顾生浩,王柏雁,温维亮,等.基于冠层光合模型的高光效株型特征确定方法及系统:CN116766921B[P]. 2024.

七、近年主讲课程及指导学生情况

上一条:黄文倩

下一条:李曦同

版权所有 Copyright ©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2013-2025